找到相关内容806篇,用时6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安分守已

    现象界,有个基本使命,就是完成自我,兼利他人;完成自我即是找回迷失、埋没了的真实自己,然后帮助有缘,找回他失落了的,这是我们的使命。   大家也许会问:佛法讲无我,老师为什么总是说要找回真实的自我...无我,是说不要把能分别、善嫉妒、生贪欲、起嗔恨……活在愚昧、错误中的表层意识当成,并非说没有永恒不变的、真实的生命。各位可以从“真实的必定是原本的,原本是个什么?”去参详、突破,一旦断惑,到达不疑...

    一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4944975.html
  • 佛教的四大特色

    义不可。  无我,就是四大皆空。一讲到四大皆空,许多人都认为佛教未免悲观,太过消极。其实,佛陀所说的四大皆空,并不是绝对的空,而是空中不空的。空,只是指地水火风四大物质所组合而构成的假而言,人生...永恒不朽的精神,才是人类圣洁的灵魂,才是人生的。佛认为人生生存的意义,并不是在于追求假短暂的物质享受,而是在于的开拓与获得。故人不应该为了假而损人利己,更不应为了满足假的贪欲而把自己圣洁的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5359538.html
  • 如何降伏自己的“心”?

    然后,发现深度心灵世界的。这个过程无论对于生活、工作和生命究竟意义的领会,都是无上的价值。   这项自我开悟的过程,能带来新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。因为透过这个课程,能找到自己的皈依处,也发现...心和清净心体验、看待世事。自性之光渐渐的展现,用不着再去牵引,而能安心的工作,悠闲的生活,任其在翠绿的杨荫下徜徉。在这个阶段里,妄想没有了,偶有细细的杂念已无大碍,而最重要的是,修持者已发现内在的...

    慧静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30667544.html
  • 人生境界之

    上下而求索”的复杂的求证过程。  “”有四种,第一是“原”,就是“口喃喃而欲语”的婴儿时代,第二是“自我”,自我意识觉醒,两元世界分离。第三“无我”,顺应天命,忘记自我。第四是“”,繁华散尽,显现。惟信的见山三阶段说,从禅宗审美感悟的角度,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由“原” 的素朴到“自我”的迷执,由“自我”的迷执到“无我”的初悟,由“无我”的初悟到“”的彻悟这样一个禅悟生发机制,高度浓缩了...

    刀子的博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150076.html
  • 禅的基本内涵

    接受了禅,你的心灵就能得到解脱,发掘并确立了原本的“”,你就不会再有烦恼,也不可能萌生愚昧的见解。如说最后你会赢得生命的永恒,也绝对不是“黄叶止啼”,...摩诃般若”,便不能出头,便永遭埋没,不能发露,就的被活埋了。等你发掘出并确认你那个真实、原本、光明、自由的,由珍惜护持而保任无失,就能成长茁壮,以至法的人格化的圆成,也就是&ldquo...

    耕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255077.html
  • 九华山诗文中的佛教思想

    ,可以“以出世之心,行入世行”,关注人间疾苦,也可以“以出世之心,行出世行”,远离人间烟火,就是要求人们隔绝于世,使自我处于孤立状态。只有孤立才能流露出,也只有在的基础上,才能得善知识即般若,开创“菩萨清凉月,常游毕竟空”的法味人生,最终达到佛的境界。由此可见,九华山诗文作品中所描绘的幽邃孤清的境界,正是诗人孤寂佛心的形象展示。诗人在心物交感、情景交融中,感受着孤独,感受着,最终步入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4958616.html
  • 觉观和现实人生的关系

    为财、为名、为利,哪有安乐自在的呢?人生是多么痛苦、多么烦恼。无常,不论是贫富贵贱,老少青壮,生老病死,人人有份。正如是花无百日红,人无千日好,由于 们习惯如常,以为人生就是这样,不到最后最坏...只向内求,随遇而安,知足常乐。常观照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否违背佛法,自心是否清凉自在,找回的存在。如此人生在世积极而有意义,生存才有价值,我们要感谢佛陀对我们的慈悲,度已度人,利人利己,维护三宝 (...

    李月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4369113.html
  • [推荐]何谓真心自性——大德之语

    因此相是假的。 净空法师:全事即“理”,全妄即“”,全修即“性”,全他即“自”;心遍故,佛心即遍,一切众生心亦遍。(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) 净空法师:《金刚经》讲,所有物质皆为一合相,“缘聚则生,...本来面目,山河大地皆是如来。实事上,“”什么都能成为,成为什么它都不怕,也不会改变它。“”是一种存在;是一种知觉;是一种照见,没有,身体就成为废物。我是“能知”,身体是“被知”;我是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35882040.html
  • 竺道生与佛性顿悟说

    ,僧睿在法显译出的《大般泥洹经》中得到了圆满的解决。他说:“此经云:泥洹不灭,佛有,一切众生,皆有佛性。皆有佛性,学得成佛;佛有故圣镜特宗,而为众圣中王;泥洹永存,为应照之本。”这里的“佛有...自然,悟亦冥符。则无差,悟岂容易。不易之体,为湛然常照,但从迷乖之,事未在耳。苟能涉求,便返迷归极,归极得本。”又说:“善相者,涅槃惑灭,得本称性,如来直善而已也。”即是说,佛性是众生的本性,只因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3152089470.html
  • 竺道生的“理”

    内在于人的生命个体,即内在于“”。他把这个“”命名为“佛性”。道生之所以能在般若学和涅槃佛性说之间起重要的转承作用,这个“佛性”就非常说明问题。它融合了般若的“真空”、“无我”与涅槃的“”:   为说无我,即是表有也。[12]  为什么呢?  无我本无生死中,非不有佛性也。[13]  从逻辑上讲,“无生死中”是“佛性”显现的前提条件,而“佛性”的显现即“”的显现。  ...

    释德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4439859.html